"航空航天 创想未来"2016年北京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
时间:2016-07-06 11:43 浏览:次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参赛截止日期:2016年10月31日 一、活动宗旨 坚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方针,贯彻北京市提出的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通过科普信息化手段,让科学知识在互联网流行,促进科普信息化资源的创作及开发,繁荣科普新媒体创新创意,挖掘和培养科普创作人才,利用大赛数字平台(“北京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科普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增强社会公众的科技文化创造活力,从而达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目的。 二、组织机构 大赛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大赛承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协办单位:北京市科协信息中心、北京图形图像学会、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北京数字内容产业协会 执行单位: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人民网科技、光明网、我爱竞赛网、新浪科技、172校园活动网、蝌蚪五线谱、科技日报、北京科技报等 支持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动画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三、大赛主题 主 题: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年度主题:航空航天 创想未来 四、作品类别 科普动漫作品(动画;漫画) 科普交互作品(H5、APP、VR、游戏、全息投影) 星空摄影作品(静态照片、延时摄影视频) 海报设计作品(A2幅面、分辩率300dpi) 科普表演作品(科普剧、实验秀、相声小品、脱口秀等) 五、大赛时间 大赛启动:2016年6月30日 作品征集:2016年6月30日—10月31日 作品评审:2016年11月1日—11月30日 公示颁奖:2016年12月1日—12月31日 投稿邮箱:kpdmds@163.com 媒体支持:http://bisai.172xiaoyuan.com 六、奖项设置 综合奖: 最佳科普动画奖 最佳科普漫画奖(成人组、中小学组分别设立) 最佳科普交互奖 最佳星空摄影奖 最佳海报设计奖 最佳科学表演奖 以上综合奖分别设立2个提名奖 专项奖: 最佳科普创意奖 最佳科普公益奖 最佳科普剧情奖 最佳科普导演奖(动画、表演分别设立) 最佳青年新锐奖(针对专业人士和大学生) 最佳科普新锐奖(针对中小学生) 最佳科技表现奖 特别奖: “少年中国”科学奖 优秀奖: 动画类 10名 漫画类 100名(其中:专业人士和大学生20、中小学生80) 摄影类 20名(其中:专业人士和大学生10、中小学生10) 海报类 10名 交互类 5名 科学表演类 10名 组织奖: 优秀指导奖:50名 优秀组织奖:20个 优秀社团奖:10个 优秀传播机构奖:5个 七、作品提交方式 1.如果作品≤500M,请从网络上传作品: 请在大赛官网http://bmcsc.kpzy.org/注册之后按提示要求上传,因格式不符而造成的投稿失败,责任由参赛者自负。 2. 如果作品>500M,请采用E-mail方式提交作品 在大赛官网http://bmcsc.kpzy.org注册之后,可以下载大赛报名申请表,仔细填写后与作品一并打包以ZIP格式直接发送kpdmds@163.com邮箱(主题标注: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单位/个人),因格式不符而造成的投稿失败,责任由参赛者自负。 八、参赛要求: 1.漫画作品参赛要求 (1)单幅漫画、四格漫画、多格漫画、插画等,配100字左右文字说明, JPG、TIFF、CMYK图片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手绘稿保存原稿,扫描后参赛。 (2)个人或单个团体、工作室同类作品申报数量不得超过20套。 2.动画作品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格式可以为:FLASH动画作品须提交SWF及相应的FLA源文件两种格式;二维、三维动画作品可以提交rmvb 、mpeg、vob、avi 、swf mp4、 flv 、wmv、 mov、3gp等格式。选取一帧代表性画面并截图处理成作品的索引图像(尺寸:130×100 ,格式:GIF及JPG格式各一幅,大小:50K以下)。 (2)个人或单个团体、工作室同类作品申报数量不得超过5部。系列动画作为一部作品参与评审。 (3)参赛作品总时长不得超过60分钟,系列作品累计时长不得超过200分钟。 3.星空摄影作品参赛要求 (1)图片作品可分为单幅作品或组照,组照作品数量最少3张,最多10张。需要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创意制作的作品不能参赛。可对作品进行加深、减淡、颜色曝光方面校正处理,因过度处理而违反自然规律的照片不可参评。可以HDR和全景拼接,可以是同一地点同一镜头顺序拍摄的系列照片的合成,如星轨。照片电子文件请提供JPEG格式,并用简单的文字讲述作品拍摄的数据和过程(不超过100字),每幅照片尺寸长边不得低于2000像素。 (2)延时摄影视频单个作品时长不得超过6分钟。作品分辨率应为1920*1080为好,不应低于1280*720分辨率,视频画幅为16:9,支持视频格式rmvb 、mpeg、vob、avi 、swf mp4、 flv 、wmv、 mov、3gp等。 (3)个人或单个团体、工作室同类作品申报数量不得超过10部。 4.交互作品要求 (1)交互作品投稿,须以压缩包(zip、rar)的形式上传,压缩包内容为设计作品完整的说明文档, 设计内容包(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实现原理描述,设计图,效果图,设备功能框图,其他示意图例,材料或加工方面的说 明等,其他辅助内容,3D模型,设备演示视频等等); (2)需要包括至少一个效果图,效果图表现:手法不限,手绘、计算机等任何方式,能清楚表现设计者的创意和设计即可; (3)每件作品需要提供一张作品封面图片,作品为jpg(200×200)格式的电子文件; (4)设计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及任何标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5.海报设计作品参赛要求 (1)海报设计作品要求围绕“飞向太空”的意象进行创作。可以结合近期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国内外航天、太空探索大事,如:天宫二号发射、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首飞、中国首个暗物质卫星“悟空”、美国朱诺号探测木星、SpaceX成功实现海上火箭回收等等。 (2)海报内容还可以描绘航天科技给现今生活带来的改变,也可以畅想未来的太空生活、航天突破:如登陆移民火星、设立月球人类基地、往返地球的太空电梯、星际航行、星际通讯等等。 (3)海报上的文字可自由发挥和设定。 (4)作品可以是电脑制作或手绘作品扫描件;要求A2幅面、分辩率300dpi。作品均须留存源文件备查。 (5)个人或单个团体、工作室同类作品申报数量不得超过10幅。 6.科普表演作品 (1)科学表演是一项突出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活动,要求演员通过综合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等艺术手段演绎剧情,或借助实验道具的特效表现科学的趣味与奥秘,总之目的是揭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传播科学知识,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究。 (2)作品类型包括科普剧、实验秀、相声小品、脱口秀等。 (3)本次大赛要求线上提交表演作品的视频进行预赛,决赛主办方将统一进行的舞台真人表演。 (4)如果表演的剧目是原创剧本,需要注明,原创剧目在评比时将得到适当加分。 (5)演出人数:最多不超过10人;演出语言:中文;提交预赛视频时长无限制,现场决赛表演时长:10分钟以内。 (6)现场决赛,组委会提供参赛期间的舞台及会议设施。提供比赛场地投影及音响设施和桌凳等物品。但表演道具、服装由参赛队伍自备。入围表演赛队伍赛前需向组委会提交自行设计制作好的演出背景电子文档。 (7)个人或单个团体、工作室同类作品申报数量不得超过3部。 7.其他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可以是个人作品也可以是团体或多人合作作品,参赛前需要确认报名人在作品创作中的位置。报名人需对作品负责,所获奖项将颁发给报名人或报名团体。 (2)所有参赛作品需要单独填写参赛报名表,并详细填写作品简介。成套作品可以填写一份参赛报名表,切勿将单幅作品填写一个共同的参赛报名表。 (3)所有视频类参赛作品片头需注明“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参赛作品”。除片头和片尾,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或出品单位的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 (4)所有漫画、摄影、海报、表演作品中可以注明作品名称,但是不能出现作者或制作单位的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 (5)所有参赛作品在上报参赛报名表的同时需要上报电子版参赛报名表和作品到大赛指定邮箱。邮件名统一写“作品名-作品类别-申报单位(个人)” (6)所有参赛作品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8.不接收的作品 (1)版权不清,有抄袭嫌疑的作品。 (2)内容空洞,无科普知识含量的作品。 (3)内容违反法律法规,表达内容消极的作品。 九、作品评审 1.形式审查: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审查,符合大赛基本要求的作品视为有效作品,进入下一轮评审。 2.入围评审:大赛评委会根据大众投票及大赛评委会评委意见对有效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各项入围作品。 3.最终评审:入围作品经评委会打分,最终评选出各项奖项。 十、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为2011年6月30日之后所创作; 2.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或集体原创,若发现涉嫌抄袭或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涉及的纠纷由作者本人全权负责,主办方有权收回其奖项、证书等; 3.主办单位拥有参加此次活动所有作品的使用权,作者投稿参与此次活动,即视为已同意主办方对其报送的所有作品拥有非商业性使用权,包括授予承办方等进行大赛宣传推广的权利。主办单位拥有将该参赛作品编制成录像带、光盘或任何形式专辑,以非赢利方式予以推广的权利,作者享有著作权与署名权; 4.参赛作品恕不退还,优秀作品将纳入“北京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普资源库; 5.参赛者对上述各项声明及约定,均无任何异议,参赛和评审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 十一、组委会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69号华仑大厦A座705室 邮 编:100101 联系电话:010-84613237 010-87284922 联 系 人:陈老师 石老师 付老师 邮 箱:kpdmds@163.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