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始于2009年,第一届竞赛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国防科技大学承办。此后全国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一般每年由不同高校承办。
比赛时间
竞赛进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也称为预赛、赛区赛),时间一般是每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第二阶段为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时间一般是第二年3月底或4月初。
参赛对象
竞赛报名分为非数学专业组和数学专业组分别报名,数学专业学生(学科代码0701)的学生不得参加非数学专业组的竞赛,其中报名数学专业类竞赛的学生的专业为属于理学类的数学相关专业,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但是,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报名类别不限!
从第15届竞赛初赛开始,非数学专业类分非数学A 类 (理工类) 和非数学 B 类 (经管文史类) ;专业代码为07 (理科) 、 08 (工科)的非数学类考生只能报考非数学 A类,其他考生不受此限制。数学专业组,分数学专业(A类)和数学专业(B类)。规定具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或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数学学科B-以上的高校数学专业的学生只能报考数学专业(A类),其他高校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报名方式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报名方式,关注【大学生数学竞赛】微信公众号内查看
奖项设立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设初赛(预赛)(以省、市、自治区作为赛区,军队院校为一个独立赛区)奖与决赛奖。预赛和决赛都按照数学类专业(分A类与B类分开评)与非数学类专业(分A类与B类分开评)分别评奖,设一、二、三等奖。
预赛奖:各赛区分别评选,上报全国组委会审批。每个赛区的获奖总名额不超过总参赛人数的35%(其中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人数分别不超过赛区总参赛人数的8%、12%、15%)。
决赛奖:决赛全国统一评奖。参加全国决赛的总人数一般为600人左右(其中数学类、非数学类学生各300名)。一般每个赛区参加决赛的名额不少于6名(其中数学类3名,非数学类3名),由各赛区按照所分配的决赛名额自行拟定参加决赛的名单,一般在赛区初赛一等奖获得者中推选。决赛阶段的评奖等级按绝对分数评奖。
考试内容
初赛:
非数学专业类:高等数学
数学专业类:数学分析50%、高等代数35%、解析几何15%
决赛:
非数学专业类:高等数学80%、线性代数20%
数学专业类:分为两类
大一及大二学生(低年级组):在初赛所考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常微分方程15%
大三及大四学生(高年级组):在低年级组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数值分析、微分几何、概率论等内容,由考生选做其中三门课程的考题。增加的内容所占总分的比例不超过50%
备考书籍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参赛指南》
本书是中国数学会数学竞赛委员会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工作组推荐用书, 由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命题组编写, 旨在为参赛学生提供报名指导、竞赛方向和思维训练。内容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文件, 即章程、实施细则、考试内容, 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决赛试题及参考解答(含数学专业类与非数学专业类), 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参赛情况及决赛获奖名单。本书试题和参考解答, 经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命题组重新梳理修正, 题目准确, 解答详尽。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解析教程(非数学专业类)》(上下册)
全书分上、下册,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丛书”中的两本,由佘志坤主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命题组编,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工作组推荐用书。共8章, 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元函数微分学, 一元函数积分学, 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 多元函数微分学, 多元函数积分学, 无穷级数。每章内容由竞赛要点与难点、范例解析与精讲、真题选讲与点评、能力拓展与训练、训练全解与分析五部分组成。全部内容均由命题组专家精心选材和编写, 题型丰富,内容充实,充分体现了数学竞赛的综合性、新颖性与挑战性的特点。